初夏的江城,草木葱茏,处处美景如画。各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现场,施工人员车辆忙得热火朝天。
今年,城市更新举措继续“上新”,一批重点项目和群众期盼的民生工程正按照时序进度稳步推进。
“这条道路终于开工了,我们住在附近,都期盼了好久。”家住筑石小区的居民刘浩说,以前嫩江街公铁立交桥下脏乱差,路修好后不仅居住环境会变好,出行也会更方便。
4月22日开工建设的嫩江街公铁立交桥改建工程,其下穿道路是连通吉林站东广场的重要通道之一。改建工程包括将南起上海路北至蛟河胡同全长388米的道路拓宽至22米,桥洞加高至4.5米,并完善配套设施。
目前项目已完成南段3节挡土墙、u型槽及槽底板垫层部分施工,计划在7月20日完工。道路通车后,能够畅通吉林站东广场周边道路交通,方便附近居民出行,消除交通安全隐患。
城市更新既要解决百姓“急难愁盼”的居住出行等问题,又要留住城市历史文化记忆。吉林市在城市更新中还探索挖掘文脉,让一栋栋历史建筑成为博物馆,提升城市辨识度,增强文旅吸引力。
吉林机器制造局创办于1881年,是东北最早的近代工业机构,也是洋务运动期间东北地区规模最大、设备最全、技术最强的军火工厂。2019年,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今年,吉林市实施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修缮工程,采用文物修缮与开发利用同步推进、统筹实施的办法,即2号厂房、综合楼等先行布展利用,1号厂房、角楼等同步进行修缮。
5月1日,修缮改造完成的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正式开放,吸引众多市民和外地游客来到这里拍照打卡品鉴历史。“这里的体验让人惊喜。吉林不仅风光如画,也是一座很有底蕴的城市。”来自北京的游客张莉说。
让老建筑焕发生机的同时,吉林市还悉心完善城市功能。近段时间,很多市民发现,一批高颜值的崭新公交候车亭陆续出现在江城街头。新式候车亭采用耐腐蚀不锈钢材质。候车亭中间无立柱,棚下设置座椅,线路牌设在亭内。颜色明快的新式候车亭不仅确保遮阳、挡雨、通风、照明等功能齐备,而且设计时尚、实用,让群众在候车时也能感受到舒适和便捷,提升了群众出行幸福感。
“比以前更美了,忍不住想拍照。”自从新改造的江南公园亮相以来,很多市民在游览时忍不住发出这样的赞叹。始建于1908年的江南公园,是一座以林木、花卉、动物为主的综合性公园。在此次改造中,对公园内破损的道路及人行道等基础设施进行维修和改造,修缮了盆景馆、静心亭及长廊等设施。
去年,吉林市建成口袋公园、转角公园162个。“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”正在变为现实,提升了城市公共空间的活力。今年,龙潭山公园、江北公园在改造完善基础设施过程中,坚持公园景观性和功能性同步抓,为市民打造更加美丽舒适的休闲环境。
行走在江城大街小巷,街道干净整洁,道路沿线绿化树池整齐划一、花团锦簇。吉林市从细处着眼、从小处着手,不断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品质,积极打造整洁优美、生态宜人的城市环境。松江中路等处在原有绿植品种基础上,增加了多季玫瑰、黄刺梅、榆叶梅、卫矛等观花、观叶树种。人民广场、龙潭山公园、儿童公园等重点区域开展花卉图案摆放、立体造景制作。今春以来,吉林市已种植绿篱7万平方米、栽植花卉152万株,摆花1600盆,乔木栽植全部结束。
夜幕降临,走在松江中路,五颜六色的灯光将楼宇和江面装点得美丽而梦幻,道路两侧的新型中华灯与绿化带内的鲜花绿树相映成趣。江城广场上健身爱好者和行人来来往往,活泼有趣的“地踩灯”照亮了前行的方向,不少市民在广场上打球运动,享受着城市发展带来的惬意和舒适。
夜景,是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侧面。去年,吉林市启动了系统化的亮化提升工作,以一江两岸清水绿带核心景区的景观灯光为核心,各城区主要出入口、23条街路、9个广场、两座桥体等95个项目进行亮化“装扮”。亮化工程首先是一项民生工程,对我们这座旅游城市来说也是一项重要的生产性投入。
让夜江城亮起来美起来,不是简单地堆叠灯光。参与吉林市亮化工程的一家照明科技公司负责人介绍,吉林市亮化方案以打造城市会客厅为基准点,遵循“低碳环保、增亮添彩”的原则,以“定制专属、唯一体验”为设计理念,本着唤醒—传承—发展江城文化的初衷,打造国内一流的城市夜景,以崭新、优质的景观全方位展现城市魅力。充满创意和灵感的华光为城市画上了缤纷的色彩。
亮化工程使用led节能灯替换原有高功率钠灯,提升了照明效果,大幅降低能耗和碳排放。
随着城市更新持续推进,吉林市的环境与面貌在变化中不断带给人们新意,形神兼备的新时代新江城呼之欲出,可以“预见”的美好,将极大地提高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美誉度。(吉林市发布)
(编辑:谷传宝 责任编辑:孟君君)